03
2020
-
07
守护企业安全的铁娘子们—— 记全国“安全生产月”里的住建女职工
发布时间:
2020-07-03
来源:
作者:
杨霞 王瑞贤/文 安保部、第二工程项目部、机械化分公司/图
编者按:在过去的2019年,住建公司荣获了“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市级文明施工工地、市级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和智慧工地”创建数量以及伤亡控制指标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公司一直以来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公司安全保卫部门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全司职工的共同奋斗。今年6月是第十九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在住建公司安全生产一路高歌猛进的行程中,有这么一个小群体,不爱“红妆”爱“工装”,在这个充满男性力量的队伍里,为公司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贡献着自己独有的力量。
安保部经理张健——小肩膀扛起大责任
“霞姐,张经理今天又去现场了吗?”
“对的,这段时间她大多数时候都在施工现场的。要找她只有跟她电话联系了。”
点开公司的网站,从新闻资讯里可以大致勾勒出安全保卫部经理张健的行动轨迹,从北恒·紫岳(一期)一标段项目到重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工程,从开展安全送教到现场活动到参加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阶段验收工作。在她的行程里,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的是她和部门同事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忙碌的身影。
当被问到节假日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去施工现场时,她说通过对以往几年的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总结,节假日以及周末是事故发生的高频时间,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较薄弱的时期,因此,节假日的暗访抽查对营造安全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随着公司高速发展,承建项目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在建工程从几年前的几十个陡增至如今的180余个,压在安保部的责任也越来越大,面对不断增加的压力,张健和部门同事一道辗转在各个项目现场,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各个项目的安全生产解决实际问题。
身材娇小的她行走在工地的钢筋混凝土间,如果不是和她有过工作的真实接触,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小家碧玉外形,一脸和颜悦色的女子,在担任安保部负责人的三年时间里,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伴着职能部门管理者的果决,主管着部门安全管理、绿色环保施工等多项工作,细致地完成安全培训、项目迎检、部门内控、活动策划等相关工作,用她的小肩膀和部门的同时一道扛起了公司安全生产的重任。
小肩膀扛起的大责任不仅体现在为项目解决各类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她和她的团队积极筹备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的改版工作,牵头编制《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评价标准》《降解防尘网应用技术标准》两部标准对公司引领行业标准,提升企业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部门近期申报的《施工现场工人职业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有效弥补了安全部门在技术方面的空白。
从业20年,她这样定义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她说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有着四重身份:第一是医者,每天奔走在各个项目施工现场把脉诊断开处方,希望每个工程都能“健康”完工;第二是警察,对违规违章行为开罚单绝不手软;第三是消防员,哪里出问题就要立即奔赴现场“救火”;但最终他们觉得自己更是守护者,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守护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守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守护千家万户的团圆。
安保部经理张健在施工一线工作
安保部李媛——分享安全经验的“搬运工”
6月13日,星期六,上午8:00,当大多数人还在贪念床的温柔,公司安全生产部的李媛和她所在第三小组的搭档已经奔赴北碚蔡家施工现场的路上,因为在限速较高的主干道架了一座桥,部分货车因为超高的原因,存在与我们限高装置发生碰撞,造成破坏的安全隐患,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李媛和搭档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通过与项目部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撞措施和应急预案,提前扫除安全隐患,以确保现场的安全生产。
协调完施工现场的工作,来不及休息,她和搭档又立即“转战”下一个项目现场,时值全国安全生产月,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公司各项目现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一项活动便是“点单”式送教到施工现场。在公司承建的融汇温泉城G1、A8地块现场,李媛熟练打开课件,生动形象且仔细地就安全资料台账制作的不规范、不标准、不完整以及如何按照标准化要求制作整理日常安全资料台账进行了系统讲解。
“以前管理安全,大家都觉得把现场实体安全做好就完成任务了,现在,随着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越来越完善,安全资料也成为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全资料的检查已经不局限于只查看是否有按规定完成台账记录,会细化到检查每一个安全帽上的安全带是否真正发放到作业人员手中,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里的计算书、计算数字是否正确,除了是各类迎检的必要环节,当有工伤事故发生后,详细的安全资料也能为事故调查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李媛说。
安全资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日常走访过程或者迎检过程中,李媛发现,往往一些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对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没有重视起来,对安全资料新规范标准的学习也不够及时,而一些比较年轻的安全员面对高标准高要求的安全资料又毫无头绪,往往做出的资料不是缺项就是填写不规范,不能达到追溯现场安全生产过程和证明人员履职情况的目的。
于是,在部门负责人的要求下,作为安保部为数不多的女性,李媛结合自己的特点,“认领”了安全生产资料收集整理版块的内容,制作课件,开启了送教到现场的模式。随着送教次数的不断增加,李媛的课件页数也在不断增多。她说,送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同事们“取经”的过程,不管各个项目部的安全资料做得如何,都是一种经验的获取,而她更像是一个“搬运工”,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各个项目部的安全员,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或好或不好的案例,给自己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为公司安全生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安保部李媛为项目部讲解安全知识
安全员王芳——念好安全生产的“紧箍咒”
六月的重庆又开始释放她的热情,这让钢筋水泥遍布的工地瞬间变成大蒸笼,裸露的脚手架,温度高得仿佛足以煎熟鸡蛋。
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坐在工地一角的阴凉处,豆大汗珠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滚下,头发湿哒哒的粘在额头上,他左右晃了一眼,见无其他人,为了贪图片刻的凉快,他迅速摘下安全帽搭在膝盖上。
“嘿!小伙子,安全帽是哪个教你放在磕西头(膝盖)的?”正在工地上巡查的安全员王芳远远地看见后,还来不及走近,便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年轻人看到王芳,尴尬的笑了笑,忙把安全帽重新戴了起来。“这么大个人了,不晓得安全的重要么,非要等到汗水变成泪水,才来后悔迈?”等到走近,王芳在小伙子面前开启了她的“念咒”模式,直到小伙子再三保证,一定严格遵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她才罢休。
王芳现在是公司第二工程项目部恒大未来城工程的安全员,今年是她从事安全员工作的第七年。作为一名女性,在一群男人堆里干事,任安全员这样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她已经记不起自己当初是因为什么选择了如此辛苦的一个岗位,只是在拥有“安全员”这个身份的那刻起,她便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伴随着机械的轰鸣,穿行在工地的钢筋水泥中,一遍遍来回巡查:作业人员否存在“习惯性”违章?“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是否完善?脚手架是否按方案搭设?特种设备是否存在违规作业?有无定期检查维护?模板支撑体系是否按方案搭设?临时用电敷设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安排处理,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并形成日检查记录和安全日志。她还反复学习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标准,确保自己要烂熟于心,并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一级建造师的执业资格。
说起当安全员的这些年,王芳也有许多不曾诉说的“委屈”,在工地上,特别是夏天,因为天气热,很多工人当着你的面他承诺会佩戴安全帽,但之后就成了耳旁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图方便摘掉口罩;焊接作业时短袖上阵;有时,你说东他偏往西……王芳心里很清楚,这些坏习惯虽然看上去事小,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酿成惨烈后果,每次想到此,她又迅速收拾好心情,想着既然很多事故都是起于麻痹大意,那我就发挥女性爱唠叨的特点,除了严格执行安全考核,还时常给没有“自觉性”的工友“加餐”,只要发现有不规范的操作,便开启念“紧箍咒”模式。“我就是要这么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念到大家都能时刻将安全生产刻在脑子里,牢记在心间,人人都成为安全员。”王芳说。
安全员王芳在班前课上强调安全
塔吊操作员袁泽秀——高处能望向家和平安
“安全防护用品一定要佩戴齐全,上去后检查限位器、钢丝绳、金属结构、灭火器,随时注意设备运行情况,有异常立即报告......。”今年42岁的袁泽秀是住建公司机械化分公司的一名塔吊女操作员,已经从业27年的她,上班前都要接受班前安全教育,这也是她和她的5名工友们每天的“必修课”,虽然这些内容早已经烂熟于心,可她们每天依然认真“听课”。
接受完班前教育,袁泽秀和工友们便各自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爬塔吊的时候,她一边爬一边仔细查看每道附着、塔身节的螺丝有无松动。作业期间,她边听地面指挥信息边操作按钮,同时眼睛要紧盯空中运物,仔细观察起落时周围的情形,运转过程中也要避开下方的人群和障碍物,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她和工友的操作下,巨型家伙们忙碌于施工现场,有序的来回穿梭,托起城市建设的高楼万丈。
“掌控如此‘庞然大物’,关系的不仅仅是个人安全,更涉及塔臂半径以内全部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其实作为女性,从事这个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也正因为我们女性的天然属性,我们也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那就是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对高空作业来说十分重要。”袁泽秀说。
不忙的时候,袁泽秀一个人坐在操作间,俯瞰四周的高楼大厦,她的目光总在不经意间望向家的方向。此刻,安全对袁泽秀和她的工友们来说,是一份牵挂,是家人的惦记和思念,每天平安上班,安全回家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想到此,袁泽秀又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新一轮的工作中。
塔吊操作员袁泽秀准备上塔吊工作
6月,是安全生产月,但安全生产的警钟不应该只在此刻被敲响,无论是否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安全都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然而再完备的规章制度,都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和不打折扣地执行,也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实现其保障安全的初衷。别忘了,家里有盏灯始终期待我们的平安回归!